图片展示

【走过的路】卢凤骄,飞翔在非洲的云端

发表时间: 2021-07-18 19:44:59

作者: 卢凤骄

来源: 迪兹瓦矿业SOMIDEZ


 编者按  


也许是上帝的安排

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

女大学生

驾驶一台无人机

飞翔在非洲的云端

以上帝的视角

带给受众全新的

体验和惊艳

完美呈现

一座现代化

铜钴新城的

广度和维度


选登  《回顾走过的路》征文



卢凤骄 北京大学毕业

中色迪兹瓦文化专员

回望来时路,笑对新征程。


2018年8月7日,我第一次踏上刚果(金)的土地,来到正在火热建设的迪兹瓦。这是我入职有色金属行业的开始,能够成为“走出去”的践行者,内心感到无限的骄傲与荣耀。


那天下午,从卢本巴西机场降落后,我和几名同事乘车前往迪兹瓦现场。车窗外,太阳慢慢降到地平线下,直至周遭完全漆黑。经过长途奔波的我们经不住阵阵袭来的困意,纷纷靠在椅背上睡着了。路况颠簸,不时醒来,透过窗外只能看到偶尔经过村庄时的零星灯火。


终于在将近晚上9点的时候,当地司机告诉我们,迪兹瓦到了,已经进入矿区大门。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,纷纷趴在窗边望,竭力想看清我们将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,大约20分钟,我们到达了不算灯火通明的生活区。


有几位同事热情地迎接了我们,食堂的大厨坚守在岗位上,为我们端上了热乎乎的可口饭菜。这应该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大集体,迪兹瓦给我的第一印象如家。


来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晚上9点半左右,进门后室友的第一句话是,我们10点半停电,你赶紧收拾收拾去洗澡吧,不然来不及吹头发了,床都铺好了,你一会儿直接睡就行。


宿舍不算宽敞,但是很干净整洁;

虽是两人合住,但是室友很可爱。


这位室友看似如江南”邻家小妹“,但已经算是“老非洲”了,一毕业就来到非洲工作,独立干练,特别爱笑,笑声银铃般,常常人未至笑先至。8月份的非洲旱季虽然有点冷,但是被她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我,收获了来到异国他乡的又一份温暖。


就这样,我开始了在迪兹瓦的生活。


当时项目建设刚刚起步,现场放眼望去,只有零星的板房,地面是大片的工业基础,一开始我只能凭借记忆记住每个厂房的大致位置,随着项目快速建设,各个车间、设备才在我心中有了模样。


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新人,我对于工厂和矿区是有着刻板印象的,我以为工业场景都是清一色的冷硬、不解风情,但是迪兹瓦在这片非洲大地上展现出了别样的壮美。

建设初期的项目工地(卢凤骄/摄) 


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。没有想到的是,我会这么快就爱上了迪兹瓦。爱能让人飞翔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开始接触无人机,并开始了在非洲云端飞翔,从另一个角度邂逅迪兹瓦、纪录迪兹瓦、见证迪兹瓦。

翱翔的”战机“


迪兹瓦的项目建设,完全实施的是“中国方案”、演绎的是“中国速度”,展示的是“中国精彩”,讲述的是”中国故事“,项目建设速度飞快,现场一天一个样、十天大变样。如果你有幸回国休假一个月后返岗,迪兹瓦的长大变高,会让你在惊叹连连中,刷新思路,振奋精神。

项目建设进度航拍对比图(卢凤骄/摄)


根据公司“当成作品,做成精品”的管理理念,项目建设每一个现场或工艺流程,要有航拍机全覆盖、无死角的影像记录。迪兹瓦微信公众号和官网,也同步为我”量身定制“了《映像迪兹瓦》新闻专栏。

我在仰望

有多少梦想

在自由地飞翔


于是,每周的项目建设航拍,成了我的必修课。每次放飞无人机,其实放飞的是心情。当无人机一冲飞天、越过地平线,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时,仿佛自己就奔驰在非洲的云端,感受迪兹瓦铜钴新城的工业震撼、鸟瞰非洲丛林的一望无垠、欣赏卢阿拉巴河的娇柔和甜美、聆听非洲大地的脉动和心跳----


每次拍完回来,交上“作业”,最期待的就是办公室王老师的点评环节,哪个构图应该微调,大地上的哪根线条应该留足,哪个角度应该对准……每一堂课都津津乐道、受益匪浅,都是为下一次的飞翔“加油”。

经常往现场跑,飞得多了,刚方员工虽叫不出我的名字,但是都知道迪兹瓦有个“开飞机的中国小女孩”,无人机每每掠过他们的上空,他们都能露出友好的笑容和虔诚的仰望。



Copyright © 2004-2017 迪兹瓦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邮箱:smd@somidez.com  地址:刚果(金)上加丹加省卢本巴希市卢阿诺城 B栋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